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弯道超越在即 康得新全面布局产业链

中国从不缺少创新企业,也从不缺少为创新提供无数想法的人。康得新作为一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与制造能力的公司,在2018年北京车展上发布了“智驾 安行 轻胜未来”汽车整体解决方案,作为本次车展的碳纤维汽车轻量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康得新、康得复材已经为北汽股份,蔚来汽车,上汽集团,观致汽车,长安汽车,华晨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等不同车企提供汽车解决方案。

由于康得新在汽车配件领域的强能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与康得新进行合作,改革开放四十年,康得新也用自己的技术与价值反应着社会的快速进步。

专访康得新光学膜产业群副总裁李玉

谈创新:康得新从未缺席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中国市场可圈可点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智”造的代表企业,康得新公司对于创新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可以说,创新的基因印在了每一名康得新员工的血液里。

没有创新精神,康得新不会在国家面对光学膜国产化难题的时候挺身而出。从完全没有光学膜产业,到光学膜示范基地正式投产,再到一举建成全球最大的光学膜产业集团,康得新的创新之路从未驻足。

康得新隐形车衣

对于康得新成功的原因,光学膜产业群副总裁李玉认为创新起到了决定性因素,“康得新的创新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种是技术层面的创新,包括对产品、材料、专利等方面的创新;第二种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主要是指在市场范围内,怎样能够给予客户一些创新性服务,包括服务模式的创新,曾经只能线下购买的家居膜,KDX运用电商,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家居膜的网络预约,体验,安装施工及售后一条龙服务,这就是商业创新。”李玉说。

在汽车膜领域,过去20年,中国的汽车窗膜市场一直是美国品牌的天下,康得新瞄准这一市场,短短三年时间即做到进口替代。“康得新窗膜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25%。”李玉表示,“去年中国的乘用车数量是2490万台,有90%会贴膜,而我们覆盖了550万台车左右,有1/4的车采用的是康得新的车膜。”

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康得新的研发中心功不可没。据李玉介绍,康得新公司目前已经拥有超过1600人的研发团队,并在全球布局9大研发中心。除了研发部在进行基础技术研发外,每个部门也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另外,公司在张家港还拥有一个专门的知识产权部,专门负责管理专利,在用专利保护自己的同时,避免侵犯他人权利。

康得新能够发展如此迅速,李玉认为,持有开放合作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康得新跟麻省理工、剑桥、斯坦福、清华等20余家国际顶级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闭门造车在当今不再适用,在开放的环境下,竞争合作中会出现很多机会。”李玉说。

康得新隔热与安全防护产品

对标3M,学习3M,KDX窗膜中国市场已经超越3M

3M是受人尊敬的公司,作为战略规划里的必选项,对标3M,向3M学习,从而锻造自己的核心优势是康得新坚守的目标。曾经在3M工作多年,有多年行业经验的李玉,对未来发展有着绝对的自信,而这份力争成为世界级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公司的自信,来自于康得新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战略布局。

“相较3M,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对中国本土市场更加了解,与客户的距离更近。我们所做的创新,都是基于对客户和市场充分了解而得出的结论。”李玉表示,“3M在美国确实有很多好的技术平台,但是国内和国外的环境不同,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照搬国外的那一套,在国内并不能实行。康得新发挥了离本土客户近,创新快的优势,锻造自己的核心能力”

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新产品,康得新在包括涂布、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技术优势。李玉称,“以窗膜为例,3M在中国销售的窗膜大概几十种产品,而康得新在中国的窗膜种类已经达到五百多种,仅从窗膜这一项数据来看,康得新在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方面已经超越了3M公司,成为了中国汽车窗膜市场的主流供应商。”

在工业和消费领域的数量方面,康得新与3M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3M共有超过七万种产品,仅在中国销售的就有一万五千种;而康得新在产品布局仍未实现全品类的前提下,产品种类仅为千余种。据李玉透露,3M是伟大的企业,是值得康得新去学习的标杆。作为一家具有超过百年历史的跨国企业,不论在经营规模、技术领先性还是全面研发能力上,康得新都需要虚心学习。“3M在美国有超过40%的消费者,但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很小,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客户,不清楚究竟能给客户服务什么。”李玉强调,“康得新只要在产品创新上发挥更新速度快的优势,抓住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学习3M,对标3M,走出中国,成为国际龙头企业将不再是梦想。”

康得新个人与安全防护产品

全产品线多渠道共同发展

不久前,康得新公司内部进行了重组,曾经的窗膜事业部改为隔热与防护安全事业部。针对公司的内部变动,李玉告诉记者,“鉴于在窗膜上的优异表现,让我们对于市场有了新的理解。康得新的未来将不再仅限于对窗膜的研究,我们针对汽车市场搭建一个大的平台,包括汽车后市场的衍生品、服务等都是我们的目标。”

据康得新发布的2017年业绩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17.89亿元,上市以来首破百亿,同比增长达到27.69%。公司在新材料、智能显示、碳材料三大板块齐头并进,目标打造基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的世界级平台企业。

智能显示板块是康得新在2017年备受瞩目的领域。不久前,康得新董事长钟总率团队去韩国三星电子总部表达了与三星携手合作推动裸眼3D显示技术的意向。谈到与三星合作研究裸眼3D的原因,李玉认为,在拥有绝对领先技术的基础上,将裸眼3D技术推向广大的消费领域是非常有必要的。“康得新与三星联手研发,目的是希望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能够加入进来,在量的累积后,裸眼3D在消费领域一定会迎来爆发。”李玉说。

未来,康得新还将携手品牌厂商、内容商及运营商共同推广3D技术在显示领域的推广应用。通过将裸眼3D显示技术、感知技术、人机交互整合、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融合,打造全新的SR技术,并与40余家全球顶尖终端厂商、软件商、方案商、渠道商、内容商等,共同打造SR生态产业联盟(SRA)。

在备受关注的碳材料领域,康得新与康得集团联手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体及部件产业生态平台的布局。资料显示,康得复材项目一期年产30万件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已经投产,截至2018年1月,康得复材已与宝马、奔驰、北汽、广汽、蔚来等国内外59家整车厂建立合作,多个项目已进入或将进入量产阶段,已签订合同额达28亿元,单体产能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碳纤维生产线已经投产,且实现稳定量产,良品率达97.5%。

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面,李玉表示,“从车身轻量化、外观,到玻璃膜、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康得新会向车企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目前,康得新也在与蔚来汽车、北汽等50多个车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合作。

全产业链规模化和集群化带来的经营优势,除了为康得新带来打破海外企业的核心材料垄断、降低成本及规模化效应等传统优势外,还促进了其在高端产品上的开发能力和开发速度。

从自主研发创新,到资源收购整合,再到全产业链布局,康得新以高分子材料为核心,利用模块化系统解决方案进行产业延伸,实现了从基础新材料到大产业大的系统平台延伸和布局。

对标3M,持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康得新未来可期。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