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快速发展的浙江软件业

文/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软件业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包外出口业务进一步扩大,软件销售收入继续快速增长,软件产业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国家正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信息化进程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推进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软件产业在信息产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省厅、委、办的指导、规划和政策扶植下,顺利开展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各软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指标居全国前列,浙江的软件产业取得了快速稳步发展。

1、开拓进取,浙江软件产业取得优异成绩,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浙江软件产业是以民营投入占主导地位,运行机制较为灵活。近年来我省软件产业以年均40%以上速度迅猛发展,从事软件开发、研制、集成、服务的软件企业总数已超过900家,从业人员约为3万左右。2003年全省软件销售收入137亿元,自产软件收入02、 03年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03年软件出口额超过一亿美元,申报国家部委的软件产业化项目和全国软件百强的占有数量均位全国前列。2004年全省软件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已达到251亿元,位全国第三。浙江已成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软件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水平已步入全国同行前列。

2、软件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

近年来,国内外知名IT产业和技术看好浙江市场,看好浙江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环境,看好我省机制、市场、环境、资金、人才资源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纷纷入户浙江。诺基亚公司杭州全球软件研发中心、华为3com、东方软件、中科院地理信息中心等落户我省。早在2002年底,美国华平创投公司斥资1500万美元投入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标志着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开始较大规模投资浙江软件产业。

近年来,软件销售收逐年以超过40%的速度增长,杭州恒生、快威科技、信雅达、浙大中控等10家软件企业年销售收入已超过2亿元。2003年,超过一亿元的软件企业达26家,有的已接近或超过5亿元,超千万元的软件企业达87家,他们已成为我省软件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4年中国软件企业百强中,我省有12家企业榜上有名,入选数与上海并列第三。

我省资本市场发达,至今在香港和国内A板上市的软件企业已达12家,另有5家正在积极准备上市,股市中“天堂软件”板块声誉鹊起,上市软件企业数量在全国居第二位,仅次于北京。

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企业2003年达15家(全国共172家),据信息产业部透露,评审专家认为浙江软件企业创新开拓能力较强,行业特色优势明显,颇受好评。

3、嵌入式应用软件产品生产企业异军突起

当前,智能化已成为电子信息产品、机电产品以及自动控制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软件作为这一技术和过程的核心,已加速向计算机以外的各领域渗透,对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年我省开发生产嵌入式应用软件的企业大幅度增加,产品数量和种类日趋繁多,如生产POS机嵌入式应用软件的杭州新利、生产DCS工控机的中控科技、生产空调控制软件的杭州华越、生产板卡驱动软件的杭州海康威视、生产录像视频处理软件的嘉兴万众等,产品涉及各行各业。嵌入式应用软件通过近两年的发展,其销售收入已接近软件总销售额的50%,而且增长速度加快,嵌入式应用软件收入居全国第一。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发展为行业的信息化改造、产品升级换代及替代进口产品,为改造和提升浙江的传统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4、软件外包出口业务增长迅速,承接高水平的项目与对外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省软件产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已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向国际化推进,早在2002年,部分软件企业自愿发起组成软件加工出口联盟,走联合发展、资源互补的战略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软件市场竞争,促进浙江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走向国际化,软件外包出口取得年超过50%的较快增长。2003年,浙江软件出口总额首次超过1亿美元,2004年外包出口达1.74亿美元。去年浙大网新恒宇软件公司战胜了以软件外包为传统强项的印度公司的挑战,承揽了全球第二大金融服务公司美国道富公司的部分核心业务的开发,给浙江软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树立了榜样和信心。2004年初,网新恒宇、信雅达、恒生、虹软四家软件企业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COSEP)试点企业。

随着国际化步伐进程,管理创新得到较大提高,信雅达公司于2003年8月通过CMM三级认证,是长三角地区第一家通过该项认证的软件企业。2003年9月,恒生、新利分别通过了CMM三级和二级认证。至今,我省已有10多家软件企业通过了该项认证,多家企业正向CMMI认证迈进。

5、软件产品做专做精,特色优势明显,产品质量水平步入全国同行前列。

浙江软件产业的发展以行业应用软件为主,着眼于做专、做精、做强、做出行业特色。浙江金融、证券、基金、财务软件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6%,其中恒生占有率近50%。印染服装软件浙江独有,杭州爱科电脑的服装CAD系统软件早在2002年就曾获得信息产业部授予的信息产业重大发明奖,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软件企业。杭州开源电脑、宏华数码、绍兴轻纺科技的印染软件以及航天金穗、杭嘉湖、时比特的税务软件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很高。杭州创业软件的医疗卫生软件已占领全国近千家医院。浙江金铖、杭州三汇的公安软件都很出色。浙大网络信息的教学软件被全国很多省市教育部门推广使用。另外,阿里巴巴、中国化工网、华瑞化纤网、全球纺织网和嘉兴中国茧丝交易网等电子商务网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知名度。

浙江软件产品技术创新令人瞩目,2003年,我省创业、开源、爱科等企业的7个软件项目被列入2003年国家“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软件产业化专项,入选项目数达25%,与北京并列第一。2004年,又有士兰、恒生、新中大、世导、中软安人、大华、华视、东信北邮等企业的9个软件项目入列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国家资金资助高达3600万元。

产品创新成绩明显,2003年,创业、浙大网络信息、恒生等企业的4项软件产品被评为中国优秀软件产品,入选项目数达1/3,与北京并列第一

中控科技、士兰、新中大三家企业2004年入选中国独立软件开发企业最大规模前30家企业行列。

杭州商益电子有限公司被国家授予“2004年度中国商业科技十大创新企业”称号,“商益大型物流配送及连锁管理系统”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6、软件园区建设方兴未艾,软件基地建设有力促进浙江软件业的发展。

在浙江,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打响“天堂软件”品牌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传统企业及投资公司已充分认识到软件产业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到软件园区的建设中。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是全国11家产业基地之一,基地建设有力促进了浙江软件业的发展。除产业基地外,杭州东部软件园、西湖数源、杭州节能科技园、浙大科技园等已快速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园区,积极发挥了软件园区企业集聚和产业基地作用,初步形成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特色软件产业园区。园区为企业提供优良服务,有的还专门成立软件人才培训中心,为软件企业培养、培训各类适用人才。这些软件园汇聚了一大批骨干软件企业,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软件人才和企业骨干,聚集开发了一大批拳头产品。软件园区已逐步成为浙江软件产品开发基地、出口加工基地、技术培训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软件产业发展基地。

7、各地政府对软件产业的扶植力度进一步加大。

“十五”期间,省政府确立了把软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政策,制订了软件产业专项发展计划,十五期间每年拨出1500万元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杭州市政府从今年起也相应拨出1500万元支持软件业等IT发展资金,根据“专家评审、择优扶强、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从企业申报的项目中确定项目专项资金支持。软件专项资金重点扶植骨干企业、优势企业、出口企业,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软件产业化,企业整体能力提高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等。这项工作每年都正常开展,宁波、杭州高新区、嘉兴等各地政府也都相继出台了扶植软件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扶持政策涉及到融资、税收、产业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知识产权、采购等各个方面。省发改委、省经委、省科技厅及各地市县相关部门也拨出专项资金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

多年来,我省遵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和47号文件精神,在积极培育软件产业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壮大产业规模,改善产品结构、人才资源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但不能不看到,随着国际IT产业和技术向国内渗透,软件产业价格竞争和成本费用上升,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我们面临着迅速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刻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机遇。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抓住有利时机,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大力强化软件企业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综合利用,应用新技术手段尽快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加快国际化步伐。政府、协会、企业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狠抓落实,相互配合,增强合力,为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而努力,推动我省软件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