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和推荐平台

搜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结果

区块链技术热下的“冷思考”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已成为时下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个“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其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须信任系统、数据不可篡改等优点,使人们认为它能解决数据真实性、数据备份、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备受各行业关注。但是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尤其当区块链技术被媒体热捧,更易使人忽略它作为一项新技术可能存在的缺陷。若我们盲目地将其应用在国防及其他关键领域,其后果不容乐观。

存储机制耗费资源。区块链系统每一个节点都实时同步完整账本数据,来实现其数据防篡改、抗摧毁。不过这种模式产生了大量冗余数据,并将随着区块链的数据存储量增长、数据操作量的增加,大量消耗存储资源;同时,各个节点也将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和电量用于处理数据同步。据报道,2017年某数字货币单个节点的区块链体积已经超过180GB,新的用户将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同步这些数据。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节点的存储压力将越发增大,新节点的接入难度也相应增加,这很不利于系统的部署与拓展。

运行机制影响效率。区块链中每一次数据修改,都会牵动系统内所有节点的账本数据同步更新,也就意味着每次操作过程都需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这种运行机制也将给系统所在网络带来极大考验。由于每次操作都是全网的行为,短时间内如果操作次数较多,则会造成网络的堵塞。据外媒报道,某数字货币曾由于交易量增大,每次交易所需时长由10分钟增加到最长24小时以上,区块链网络崩溃的新闻也比比皆是。所以,若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关键领域,其运行机制仍需进行结构性优化。

共识机制存在安全隐患。区块链的存储形式和共识机制,使得其单个甚至多个节点数据被篡改时,并不影响其他节点的数据库,被篡改的数据能同步回正确数据。除非攻击者控制了超过50%的节点,或者掌握50%以上的算力,才能真正完成对区块链的篡改。这看似难以完成,但应用于国防军事等专业领域的区块链,规模将远小于目前热门的几大数字货币。敌方可轻易将其大算力设备接入区块链系统,或虚拟出海量带有被篡改数据的节点,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数据失效,后果将不堪设想。

总之,面对区块链这一新兴事物,必须深刻了解其技术利弊,优化改进其不足,才能更好地驾驭该技术,使之服务于国防等关键领域。

来源:解放军报